关于系统模块化分解的标准 (1972)
文章探讨了1972年关于系统模块化分解的标准。核心观点是,模块化设计应关注开发时间、测试时间、软件维护和可理解性,以提高软件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文章强调信息隐藏原则,即模块应隐藏内部实现细节,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与其他模块交互,从而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最终目标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模块化标准,超越简单的子程序分解,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在将系统分解为模块时,应该使用哪些标准?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传统的模块化方法侧重于将程序分解为子程序或函数,但在本文中,我们将采取不同的视角。我们的目标是确定一套通用的设计规则,这些规则能够提高软件的灵活性和可理解性,并缩短调试时间。
我们将关注模块化对软件开发过程的几个关键影响:
- 开发时间: 良好的模块化设计应允许团队成员并行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相互依赖,并加速开发进程。
- 测试时间: 清晰定义的模块接口和最小的模块间交互能够简化测试过程,更容易定位和修复缺陷。
- 软件维护: 一个模块化的系统应该易于理解和修改。对一个模块的更改不应该对其他模块产生意外的影响。
- 可理解性: 模块的结构应该清晰地反映系统的逻辑组织,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理解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各个组件的功能。
我们将基于信息隐藏原则来评估不同的模块化方法。信息隐藏是指每个模块都应该隐藏其内部实现细节,只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与其他模块交互。通过采用信息隐藏,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例如,一个模块内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应该是对其他模块隐藏的。其他模块只能通过该模块提供的接口来访问和操作数据。
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隐藏在模块化设计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指导,帮助开发人员构建更加健壮、灵活和可维护的软件系统。我们的目标是超越简单的子程序分解,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模块化标准,从而提升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