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内狂赚7000万美元:内幕消息如何助人资金翻28倍 (SPY Option案例)
$70 Million in 60 Seconds: How Insider Information Helped Someone 28x Their Money
Data and Politics
2025年4月11日 — 阅读需3分钟
美东时间下午1:30的垂直线。
2025年4月9日,有人冒险投入约250万美元,并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获得了超过7000万美元的回报。
这笔交易简单却大胆:买入与 SPY (追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挂钩的特定类型的期权。 这种期权被称为“看涨期权”,赋予买方以每股 509 美元的价格购买 SPY 的权利。 这听起来可能没什么奇怪的,但事实上,在他们下注时,SPY 的交易价格低于 500 美元。 并且该期权将于当天到期。
这些被称为零日期权。 它们很便宜,因为它们风险很高。 如果市场没有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它们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如果市场确实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回报可能会非常丰厚。 但你必须在方向和时机上都完全正确。
在本例中,时机非常完美。 交易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1:01 之前进行的。 下午 1:30,Donald Trump 在 Truth Social 上发帖称,他将暂停本月早些时候实施的大部分关税。 市场瞬间爆发式上涨。 SPY 飙升至远超 509 美元的水平。 那些仅花费 85 美分的期权突然价值超过 25 美元。
注意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7:00 的交易峰值。
这不是一笔小额交易。 大约有 30,000 份合约易手。 这是一个 250 万美元的头寸变成了超过 7000 万美元。 这只是其中一个行权价。 类似的交易也发生在 SPY 504、505、507 和 QQQ 合约中,这表明总收益可能远大于此。
重要的不仅仅是利润,还有精准度。 市场在新闻发布之前就有所变动。 期权在上涨之前就被买入了。 除非预期会发生某些事情,否则成交量会在几乎看不到这种兴趣的合约中飙升。 并且这种模式在前几个交易日不可见。 这不是一种趋势,而是一次独特的事件。
而且不仅仅是期权。 美东时间下午 1:01 整,SPY 股票本身的交易量也飙升。 在那一分钟内购买了近 275 万股股票。 如果这些股票以 533.94 美元的收盘价出售,买家将在 60 秒内锁定超过每股 36 美元的收益——赚取超过 1 亿美元的利润。
在接下来的 15 分钟内,成交量仍然很高。 如果以相同的交易速度持续下去,仅此窗口就可能占据超过 4100 万股的交易量。 这意味着超过 15 亿美元的潜在利润——所有这些都在公众甚至不知道市场为何波动之前。
如果这些交易没有成功,损失将是迅速且彻底的。 零日期权不会原谅糟糕的时机。 整个 250 万美元可能会在收盘时消失殆尽。 即使是 SPY 股票,任何意想不到的逆转都将意味着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这就是这种交易如此具有启发性的原因。 机构进行对冲,散户投资者追逐动量。 但这? 这是信念。 或者这是信息。
我查看了市场历史上的类似时刻:2008 年的紧急降息,2009 年的首次量化宽松计划。 这些都是真正的市场冲击。 但在这些情况下,SPY 成交量在公告发布前持平。 价格直到消息传出后才发生变动。 没有早期押注的迹象。 没有人在轮盘停止前几分钟就在正确的数字上下注 200 万美元。
这次有所不同。 4 月 9 日显示了预先定位的所有特征——交易员在已知催化剂之前采取重大头寸。 有时这只是一种预感。 有时这是一种巧合。 有时则完全是其他原因。
我们不知道是谁进行了这些交易。 我们不知道他们知道什么。 但我们确实知道这一点:如果他们是在猜测,那么他们比现代市场历史上几乎任何人都猜得更好。 如果他们不是在猜测,那么有人利用公众尚未掌握的信息发了一笔横财。
Read more
This Is What Insider Trading Looks Like Zero-day options represent speculation in its purest form. Traders pay a small premium for a contract destined to expire worthless within hours unless the market dramatically swings your way. On April 9th, from 12:58 pm to 1:30 pm, millions of these high-risk bets flooded the market across multiple By Data and Politics 11 Apr 2025
Data and Politics: Long Time Listener, First Time Caller Hello! It's Data and Politics. I'm starting this newsletter to share thoughts that need more room than 280 characters. I've been in tech for over 20 years, starting in 2001 when I helped build Wikipedia's backend and security policies. Back then, I By Data and Politics 11 Apr 2025
Data and Politics
Powered by Ghost
Data and Politics
Data + Politics. San Francisco, Tech, Politics. With Kindness and Snark.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