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交新模式:乘客自主设计线路(Bus Stops Here)
上海公交新模式:乘客自主设计线路(Bus Stops Here)
一种新的众包交通平台允许乘客提出、投票并开通新的公交线路,最快只需三天。
By Chen Yiru May 09, 2025 2-min read #transport#urban planning
从清晨送孩子上学,到老年人预约去医院,从郊区通勤者寻求更快捷的地铁连接,到家庭成员前往扫墓,上海正在推出一种新型公共汽车——由通勤者设计,并且仅在有足够乘客要求时才启动。
该系统被命名为“DZ”,取自“定制”的拼音首字母,它邀请居民通过市级平台提交建议线路。其他有类似出行需求的人可以选择加入或投票,如果需求达到门槛——通常每次出行15至20名乘客——该线路就会开通。
超过220条DZ线路已经在全市16个区推出。通过5月8日开通的在线平台,用户可以输入起点和终点、首选时间和出行频率。如果获得批准,线路可以在短短三天内开始运营。
新定制公交平台截图。来自微博
最早的测试案例之一是DZ301,这是一条连接主要地铁站与周边住宅区、学校和办公楼的试点线路。“平均每日客流量为250至260人——早高峰期间为170至180人,晚上为70至80人,”久事公交公司的副经理 Wu Yongming 告诉国内媒体。
该线路源于一位居民去年12月提交的请求。对此,公交工作人员进行了现场调研,观察人流量,与通勤者交谈,并计算高峰时段的周转时间。之后,司机进行了试运行,以在正式开通线路之前微调时间表。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 Chen Xiaohong 表示,该系统建立在上海密集的公共交通网络之上,可以更好地将运力与需求相匹配,从而在出行高峰期提高便利性和资源利用率。
拟议的线路会显示在“热门定制”页面上,其他人可以选择加入以帮助达到启动门槛。团体预订也可以快速审批。票价是市场化的,虽然遵循基本的公共交通标准,但目前不为学生、老年人或其他群体提供折扣。
市客运处副处长 Wang Yixiang 表示,新平台缩短了过去启动新线路的缓慢、官僚流程。但他承认了早期的挑战:乘客需求不均衡,公众认知度仍然较低,并且规划仍然严重依赖人工现场工作。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改进线路规划,升级平台功能,并提高知名度,”Wang 说。
(题图:一辆“DZ”公交车于2025年抵达上海的一个住宅区。来自微博)